從切水除油預處理技術來看,國內外煉油公司先后采用過加藥絮凝、重力沉降、粗粒化、射流氣浮、旋流分離等技術,但普遍存在諸如水力停留時間長、除油效率低和運行成本高等不足;且裝置多為敞開式結構,容易產生大量揮發輕烴,感染周邊大氣環境。膜生物反應器在污水處理,水資源再利用領域,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 ),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膜生物反應器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之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面積,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內之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內活性污泥(MLSS)濃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齡(SRT)可延長至30天以上。隨著“清污分流、污污分流、污污分治”的逐步(step by step)實施,迫切需要緊湊、高效、密閉的切水除油預處理技術。雖然國內外學者還圍繞(circumfuse)膜分離、離心萃取、ELECO電化學除油、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破乳等單元技術開展了針對性的應用研究(research),但迄今尚缺乏工業應用案例(àn lì)。
近十多年來,在“單元技術高效(指效能高的)化、常規技術復合化”等研發理念的指引下,含油漬污垢水除油處理技術領域出現了將分散相油滴粗粒化與水力旋流分離技術復合、超聲波輔助沉降分離和水力旋流分離技術復合、氣浮分離與低強度水力旋流分離技術復合、水力旋流分離技術與錯流過濾技術復合等一體化技術。最為成功且最為引人矚目的當推氣浮分離與低強度水力旋流分離復合一體化技術,該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末期西方石油大國針對海上油田采出水處理提出的、近五年來在國內外得到廣泛關注的一種緊湊(terse)高效含油污水處理新技術,相應的設備被稱為緊湊型氣浮裝置、氣旋浮裝置、旋流氣浮一體化裝置等。美國Schlumberger公司(Company)、美國Cameron公司、美國CETCOOilfieldServices公司、英國OpusMaxim公司、德國SiemensWater公司、法國VeoliaWaterSolutions&Technologies公司等十多家水處理設備供應商先后推出了相應的工業化產品(Product),部分產品迄今(still)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商業化成功。在上述背景下,利用自主研發的BIPTCFU-Ⅲ-4型氣旋浮含油污水處理樣機首次在國內外進行了氣旋浮含油污水復合處理技術應用于電脫鹽切水除油預處理的研究,以期為電脫鹽切水分級達標處理提供一條切實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